电影照进现实
王小帅的《青红》同样和贾导的风格很象,关注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感情。《青红》又叫《我十九》,英文名《Shanghai Dream》,接触这部片名是在学校,记得那天晚上非要拉着阿干去看什么导演,第一场就是反映王小帅的拍这部电影的记录片,不是片子的花絮,而是整个电影拍摄从前到后的过程,第一次知道找几个人就可以拍一部好片子了,知道好片子并不需要好莱坞式的大制作。我现在看到这部影片,如今回想起那时看到的中间拍片的情节,却也有种先结果后开花的感受。影片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就是那个男的,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为她送鞋子、拣鞋子甚至见面连话都不敢说的一个老实孩子竟突然强奸自己一直心爱的人,这是我一直不懂的镜头,不只是我不懂,很多的人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故事安排,虽然最后响起的枪声能给人以持久的震撼和思考,但最起码中间也要有个自然的过渡,如此急躁似乎脱离于现实本身,有强加角色的意味。相比之下,《十七岁的单车》处理很流畅,前后衔接自然,环环紧扣,看片的时候,本以为偷车的人就是小坚,如果是这样安排就有点牵强了,这恰恰也是这部片子的最大的亮点。其实生活这样的事情是会发生的,别人偷你的车子通过二手市场流到身边的人的手上,在某个不经意间,让你发现,这种偶然性是存在的。我记得大学卖书的时候,其实你卖的书大部分都是通过书商流到自己的学弟学妹那里去了,当他们看到你名字的时候,说不定会说她/他不是我认识的么。还有影片中小贵的悲惨号叫看似不真实,其实是很真实,如果不是在城里呆过的农村的孩子,是很难体会那份被现实吞噬理想的感觉。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因为潜意识里总能找到一些自己的身影,电影照进现实。
午夜0点以后看了一部片长一个小时的电影,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画面唯美,音色超好,值得赞赏的是里面的女主角和钢琴伴奏,一个好看一个好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情犊初开的小女孩为自己的暗恋的学长考上大学,并最终相见的故事。但故事并没有直接告诉观众你所看到的是什么,而是从女主角的琐碎的现实生活透漏那份爱的涩味,我也是看到最后才明白。我想可能更适合高三的老师推荐给他们的学生看看,也许会增加他们一些些青春的幻想,呵呵。至于什么《伤城》之类,我看到一半就放弃了,不是因为片子是枪版,实在情节超出我的心里承受预期,一段令人烦躁的故事。接着看《云水遥》,故事感人,画面很漂亮,山水画似的,只是一些细节没处理好,比如同一部电影竟然出现两次相同的“人追车”感人场面,先是男主角追汽车,后是另外的女主角追火车,有点做作,恰好看到同学的博上有一篇文章《亲爱的,你为我跑几步》,于是连在一起,我想爱情决不是跑几步的问题吧。还有最后鸽子穿越海峡两岸的场面,怎么看都有点(政治)意识宣传的感觉,有广电局强加之嫌,不过故事蛮好,大时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爱情,突然想起《读者》上有一篇关于海峡两岸的老兵故事,比这个还感人,要是拍成电影,相当有意义。
0 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不需要输入验证码和用户名,非常方便……